3月17日,在重庆市"十四五"科技创新规划框架下,西部(重庆)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及家蚕生物科研团队,与馋吃馋有品牌方深度交流丝胶科技成果转化及丝胶产业化发展。由西部(重庆)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产业促进沈敬部长,孙悦婷博士领衔的蚕丝蛋白生物材料研发团队,协同巢归研究院刘学东博士团队,与馋吃馋有全球创新中心就"生物科技产业化应用"展开深度产学研融合。此次合作标志着我国在功能性生物材料应用领域迈出关键一步。
三大核心创新方向构建产业新生态:
一、新型生物材料美妆研发体系
依托西南大学蚕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积淀,联合开发基于重组蚕丝蛋白的靶向透皮技术,突破传统护肤品透皮吸收率瓶颈。首期将推出含自修复蚕丝膜技术的抗敏系列产品。
二、系统抗衰评价体系创新
构建"细胞级营养干预+皮肤屏障重建"双引擎研发模型。刘学东博士指出:"我们正在建立国内首个基于多组学分析的抗衰评价体系,涵盖端粒监测、皮肤微生态评估等27项生物标记物检测。"
三、生物活性成分递送技术攻坚
针对蚕丝蛋白活性肽稳定化难题,双方将共建生物转化联合实验室,重点突破纳米微囊包裹技术和酶定向剪切技术,使活性成分利用率提升至现有水平的3-5倍。
据馋吃馋有品牌介绍,企业已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垂直创新链,此次合作将实现三大升级:研发周期压缩30%、中试转化效率提升40%、产品迭代速度提高50%。项目首期已获得相关产业创新基金支持,计划三年内实现:
• 建设西南最大蚕丝蛋白中试基地
• 申报5项国际PCT专利
• 完成1-3类医疗器械认证
• 推出针对敏感肌、光老化等细分市场的创新产品矩阵
家蚕科研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项目是落实国家生物经济战略的重要实践,其"院校原始创新+企业工程化能力+临床验证平台"的三螺旋模式,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。预计到2027年,将带动形成超30亿元规模的蚕丝蛋白产业集群。